
《止学·心卷九》:「欲无止也,其心堪制。惑无尽也,其行乃解。不求于人,其尊弗伤。无嗜之病,其身靡失。自弃者人莫救也。苦乐无形,成于心焉。荣辱存异,贤者同焉。事之未济,志之非达,心无怨而忧患弗加矣。仁者好礼,不欺其心也。智者示愚,不显其心哉。」 这句话大意是:欲望没有止境,但能靠内心克制;困惑永远存在,却能通过行动化解。不向他人乞求,尊严就不会受损;没有过度嗜好的毛病,自身就不会有损失。自我放弃的人,没人能拯救。苦与乐本无固定形态,由内心感受决定;荣与辱的看法虽有不同,但贤能的人能以平常心对待。事情没成功、志向没实现时,内心不抱怨,忧患就不会加重。仁爱的人重视礼仪,是因为不违背自己的本心;有智慧的人看似愚笨,是因为不轻易显露自己的心思。 提供的3点认知: 1. 欲望不是敌人,失控才是普通人面对欲望常陷入两种极端:要么纵容自己沉迷(如刷手机停不下来),要么靠硬忍压抑,结果越忍越焦虑。其实“心堪制”不是对抗欲望,而是像掌舵一样引导它。比如想喝奶茶时,不是硬憋,而是告诉自己“先完成工作,再喝一杯作为奖励”。把欲望转化为行动的动力,比单纯压制更有效,也不会因压抑产生内耗。2. 行动是最好的“解惑药”很多人被困惑困住时,总想着等想明白再开始,比如纠结要不要转行,翻遍攻略仍不敢动,最后错失机会。“其行乃解”恰恰说明,困惑不是靠想就能消除的——比如不确定自己适合做什么,不如先利用业余时间尝试兼职,在做事中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喜好。行动能带来真实反馈,比空想更能帮人找到方向,避免陷入“想太多、做太少”的内耗。3. 苦乐荣辱都在自己的心里普通人容易把情绪绑在结果上:事情做成了就狂喜,失败了就崩溃;被称赞就开心,受批评就沮丧。其实“苦乐无形”“荣辱存异”,是说外界的评价和结果本身没有固定的“好与坏”——比如项目没做成,有人觉得是“失败”,有人却能从中学到经验。试着把注意力从“有没有成功”转向“有没有成长”,不被结果左右心情,反而能更从容地面对人生的起起落落,减少不必要的焦虑。
广东,2025年10月13日 10:28,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股票网app,配资平台,沈阳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